多看書可以增長自己的知識,充實自己的腦袋,最近看到這本書人生三思覺得很不錯,很想買來看看人生三思,朋友推薦我上網路書局買人生三思,不止省去交通通勤的時間,還會幫你把書人生三思宅配到家,覺得對朝九晚五的小資族真的很方便,如果你也想買這本書人生三思,也可以上網路書局比價看看,或是逛逛其他的書籍也不錯唷!

人生三思

人生三思

人生三思



商品網址: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1910166395&RID=C1000302652&lid=book_class_sec_se&actid=WISE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 《人生三思》

    人生三思
    思考人生的存在意義
    把握智慧的生活原則
    獲得生活的內在價值


    《哲學境界》告訴我們:「人所生活的世界,既不像萊布尼茲所言,是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也不像叔本華所稱,是可能世界中最壞的世界。這個世界,有鮮花,也有野草;有陽光燦爛,也有烏雲密布。正因為如此,人要確立精神家園以安慰自己的心靈。」

    本書熔鑄筆者於而立之年審視生活的酸甜苦辣、凝結人生多層面的思考,目的在於檢視過去的生活,探究通往未來的「思」之路徑,恰似「林中路」上的昔花今拾。當人們試圖超越迷失的徘徊時,境界就構成某種精神慰藉,正是在對真實的渴望、真誠的憧憬及真理的嚮往中,人們找到了生活的意義,繼而在實踐中體認。這種檢視與探究對我而言是重要的,對讀者而言或許也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 作者介紹





      臧峰宇教授

      1978年生,遼寧瀋陽人,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清華大學法學博士。曾於法國社會科學研究院做學術交流,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及文化隨筆百餘篇,為《當代中國價值論與相關問題研究》副主編。

      作者相關著作:《



      負債整合是什麼

      人生三思-目錄導覽說明



      • 第一部∕態度與方式
        ■創造藝術的生活方式
        ■彈奏真愛的華章
        ■做新生活的開拓者
        ■掙脫世俗煩惱的桎梏
        ■真愛需要勇敢地付出
        ■抵制惡俗的侵擾
        ■開弓沒有回頭箭
        ■百事宜早不宜遲
        ■識時務者為俊傑
        ■喝水不忘打井人
        ■與小人劃清界線
        ■於無聲處聽驚雷
        ■學會放棄和承擔
        ■「令出如山」的管理態度
        ■與虛擬的愛切斷連接
        ■體會自然元素裡的生命力
        ■領悟來自民間的生活智慧
        ■擁有激情投入的心態
        ■敢於單純地面對生活
        ■成熟的愛需要理智

        第二部∕成長與力量
        ■人生應從六十始
        ■給膨脹的欲望畫上休止符
        ■用樂觀的態度理解生活
        ■用真正的知識改變命運
        ■數字理財觀念
        ■迎難而上的攀登哲學
        ■四兩撥千斤
        ■出手見高低的學問
        ■黑與白之間的辯證法
        ■山不轉水轉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口吃與解語花
        ■情到深處的溫暖與收穫
        ■自由時光裡的幸福過剩
        ■學會與磨難交朋友
        ■在休閒時光中舒展個性
        ■快樂視為生活的底色
        ■生活的「此處」與「別處」
        ■感受平凡生活裡的溫情
        ■血型的文化意義

        第三部∕文化與感悟
        ■真正的時尚源自天然
        ■虛擬世界裡的人文關懷
        ■時尚生活中的本與末
        ■鼓勵可以培育自信心
        ■預言與生命的潛力
        ■擁有健康的休閒生活
        ■成人世界的童話
        ■對話交流中的文化領悟
        ■俯瞰變遷的街道
        ■無為而治的管理境界
        ■嚴肅與戲說之間的平衡
        ■人生詩書滋味長
        ■學會與自然和諧共處
        ■強者所具備的意志和品質
        ■天然去雕飾
        ■追憶生命的情懷
        ■品味歷史的格調
        ■自我生活中的時尚世界
        ■遠離焦慮帶來的糾纏
        ■萬事皆有因緣







      低收入戶債務









      序言

      「林中路」上的昔花今拾


      這本書是我多年來斷斷續續寫成的,它承載著回憶與成長,沉澱著以往閱讀的激動瞬間。當它面向讀者綻放容顏時,希望能有一分屬於自己的氣質,以表達筆者真實的感受。她完成於筆者而立之年,頗具紀念意義。

      書中文章此前大多曾經在報刊上發表過,最早的發表於西元1996年,最晚的發表於西元2008年,除少數文章外,大多經過認真的修改,有的與最初發表時相比已是容顏各異,對這些作品的修訂是必要的,恰如對草稿的凝練與擴充,是充分表達作者人生感知的必經路程。

      作家王安憶所說:「當我們在地上行走的時候,能夠援引我們、在黑夜來臨時照耀我們的,只有精神的光芒。精神這東西有時候就像是宇宙中一個發亮的星體,光芒是穿越了冰冷的內核,火熱的岩漿,堅硬的地殼,最後才噴薄而出。」我深知世界的物質構成與生活的經濟尺度,但迷戀「精神的光芒」,如果缺乏對生活世界深切的實踐體認,對這種光芒的感知極為艱難,我覺得自己曾是探尋這種光芒的跋涉者,今後仍願秉力前往。

      本書熔鑄我而立之年審視生活酸甜苦辣、凝結人生多層面的思考,目的在於檢視過去的生活,探究通往未來的思之路徑,恰似「林中路」上的昔花今拾,這種檢視與探究對我而言是重要的,對讀者而言或也有一定的啟示。

      在本書完稿之時,很多感動的話溢於言表,關於人生智慧與體驗之成思首先要感謝父親臧鳳生先生,父親畢生就讀的唯一的大學只是在高爾基的意義上成立的,這所大學為他頒發的榮譽都刻在他滄桑的臉上,沒沒無聞的背景上寫滿了一個男人的皺紋,他多年教誨我「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實踐這個並不複雜的教誨似乎不難,卻也並不容易。從上小學到博士畢業,艱苦求學二十二載,歷經大大小小的考試數百場,對很多問題是否交上了滿意的答案仍是值得質疑的?在這種質疑中,我始終在揣摩父親的教誨,以前也曾多次與他探討人生的困惑及其解答,父親的勸慰總是讓我感到人生的踏實,並堅守有益於社會的人生準則。及至父親突然撒手歸去,我對人生的理解凝重了許多,願將這本書視為對父親的希望所作的逐漸成熟的回答,盡管至今尚未大有益於社會,但孩兒一直在努力。

      感謝馬俊峰教授在百忙之中為本書作序,他一以貫之地堅持哲學不可替代改變世界的現實力量對我啟示頗深,簡潔而深刻的文字對後學者構成久遠的鼓勵。也要感謝曾編發本書收錄諸文的編輯們以及積極促成本書出版的王軍博士,他們提供的文思超越的契機令我久難忘懷,還要感謝我的母親王段彩女士和我的妻子姚穎博士,她們伴隨我度過很多艱難的日子,默默地為我升起溫暖而堅韌的風帆。推薦序

      人生的幸福需要智慧


      峰宇是我的同事,也是很投契的朋友,他的《人生三思》將要付梓,請我幫忙寫序。說實話,我原本是想推辭的,可是他那種發自內心的既誠懇又信任的態度,又使得我無法推辭。而待我看完了全部書稿,倒是在心裡為自己沒有推辭而暗自慶幸,並有了一些想法,正好借這個機會來說說。

      書中這些文章,多是作者的瞬間靈感,或是讀了一本好書、一篇好文章,看了一部電影,聽了一場音樂會,遇見了什麼人、碰到了什麼事,譬如路邊看人下棋、橋頭看賣鞋墊的小販,大概都是我們常見怪不怪的小事,可是作者有心,即興寫下自己的感受和心境,日積月累,就累積了不少。

      若是單篇看到這些文章,可能也不易看出什麼,隨意的東西往往都是這種情形,但是累積起來集結,就不一樣了。盡管說不像寫一篇論文、一部著作,事先總得苦心經營,謀篇佈局,啟承轉合,邏輯性那麼嚴謹,可是這些隨感到底又是圍繞著一個中心,應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規制。這個中心,就是對人生的反思。

      作者將書名定為《人生三思》,想來也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的,書中表達的是作者對人生際遇的種種之思,自然也期望讀者在「林中路」上前行的過程中能夠處處留意、時時思。在這個崇尚感性和流行速食、到處都瀰漫著浮躁氣息的時代,在人們都忙得顧不上「思」的時代,強調「思」的重要性,無疑是非常具有警示意義的。

      「思」是人獨有的特徵,甚至可以說是人的本分亦或本能。巴斯卡把人比喻為「會思考的蘆葦」,意為正因其會思考,才使得這個柔弱的存在物成為宇宙間最強的存在物,成為萬物之靈。確乎如此!

      但當人借助於思而能駕馭萬物的時候,卻不斷地強化著思作為工具理性的功能,一味地向外擴展,一味地以功利價值為依歸,於是,一切都被置放在功利價值的平台上予以考量,人也就變成了一種經濟動物。人生意義的豐富性被銷蝕甚至被掏空了,意義世界出現了危機。人們都在匆匆地行走著,卻忘記了欣賞路邊的景色,更不知道要走向何方;人們都刻意而專注地追求著目標的效率,卻往往忽略了整個生活的目的。個體層面的行為都是高度理性及經濟的,整體上卻表現為一種非理性和不經濟。盲目的競爭、致命的無序、巨大的浪費、環境的破壞、生態的失衡,人類的家園已經從裡到外都被人自己蹧蹋得千瘡百孔,變成了「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如果說,生物進化過程中存在著一種「無目的性的目的性」的話,那麼,處於進化之頂端的人,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卻在生活中表現出一種「合目的性的無目的性」。茲事體大,非三言兩語所能說得清。可是現代社會、現代人的許多所謂的「現代病」,思想家們稱之為「弔詭」或「荒謬」的東西,都與此有著直接的關聯。當然,以此為由,試圖恢復到前代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肯定是行不通的,不過,在人生過程中,多一點「閒敲棋子落燈花」式的閒情逸致,多一點看雲卷雲舒、聽花開花落的悠閒情趣,未必不是一劑療治現代病的良藥。

      蘇格拉底曾云:未經過反思的人生是沒有價值的;中國古人也講,人貴有自知之明。要自知,就需反思,反身而思,並在思中不斷超越,這樣才賦予了人生一定的意義。少了這種反思的功夫,反思的能力也越來越萎縮,想自知想自立,怕是難矣哉了。而缺乏了自知之明,表面看上去可能很自由,實際是很不自由的。比如時下許多人,為金錢,為房子,為權位,為面子,總之都是為了一些「他物」而拚命奮鬥著,在名韁利鎖中掙扎著,為「獲得」而喜,為「失去」而悲,由終日的盤算和苦悶演化為終生的緊張和焦慮,那裡還會有自由呢?即使形式上很自由,內心裡又何曾自由過?

      人生本來是很豐富很多樣化。人們都追求幸福,可是對幸福也難以有統一的理解。勉強為人們提供一個人生範本或幸福模式,一如要為天下所有人做雙合腳的鞋子一樣,實乃愚蠢之念、愚蠢之舉。但無論如何,「人生需要智慧,幸福需要智慧。」這智慧就依賴著學和思,也表現著學習思的智慧,運用思的智慧,盡可能地把自己人生中的各種豐富性及各種潛能實現出來,並從中獲得幸福的體驗。充盈為美,恬淡自然,自由自在,夫復何求!

      峰宇有心,也有才,能靜心,肯吃苦,學思有成,成績斐然,是同輩中的翹楚。《人生三思》本書的出版,也是他「三十而立」的又一個證明。我打內心為他高興,也願讀者們能從中得到應有的教益。

      (本文作者馬俊峰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博士班教授)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18開17*23cm
      頁數:240

      出版地:台灣













    商品訊息簡述:








    • 作者:臧峰宇

      追蹤











    • 出版社:華志文化

      出版社追蹤

      功能說明





    • 出版日:2012/6/5








    • ISBN:9789868825826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人生三思

    人生三思

    人生三思

    商品網址: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1910166395&RID=C1000302652&lid=book_class_sec_se&actid=WISE

    人生三思評價,人生三思哪裡買,人生三思評比,人生三思推薦2017,人生三思價格,人生三思特賣會,人生三思折扣價,人生三思推薦好書,人生三思好書推薦



    世新大學於本學年開設「全媒體識讀(Omni Media Literacy)」課程,開放本校與優九聯盟學生選修。該課程每周三下午三點於「世新講堂」舉辦,場地不僅能容納五百人,更透過世新電視臺網路直播,讓無法親臨現場的師生,也能在家收看。本週(3/22)課堂邀請到八大執行副總潘祖蔭、三立新聞主播李天怡、三立新聞記者彭光偉、汪倩如等人,來校暢談「國際新聞與深度調查報導」。

    潘祖蔭新聞從業經驗豐富,先後任職於台視、華視、TVBS、東森。他透露,去年有一份調查,顯示有88.79%的新聞觀眾不滿「單一議題大量重覆報導」、72.8%的認為「國際新聞太少」。潘祖蔭以國內電視臺人力配置為例,國際新聞編採人數僅約30人,佔全部編採人數不到兩成。除了國內記者、駐外記者、外電新聞、合作媒體,網路及公民記者已躍升為當今國際新聞的重要來源。

    潘祖蔭進一步指出,編輯臺最喜歡的國際新聞為天災、人禍、娛樂、運動及奇聞軼事。過去,國際新聞在臺灣偏少的原因包括收視率調查方法、分眾收視習慣、新聞臺競爭激烈等。近年卻有越來越多臺灣電視臺,投入資源製作國際新聞節目,他舉例TVBS《FOCUS全球新聞》、東森《李四端的雲端世界》,均是值得欽佩的典範。

    李天怡為《消失的國界》主持人,她以此為例,分享國際新聞製播、主持歷程。該節目以「沒有界限,沒有藩籬」為口號,2009年問世之初,主要素材來自外電新聞,第三集製作開始走出戶外,全力打造「臺灣觀點」。由於節目好評不斷,播出時間從30分鐘拉長為一小時,還曾榮獲卓越新聞獎肯定。

    《消失的國界》節目並由彭光偉、汪倩如兩位記者蒞臨現場分享國際新聞採訪經驗。彭光偉曾前往伊拉克採訪,他發現,身在媒體產業,人脈非常重要。無論是簽證、通行證,都要花費力氣、動用關係取得。汪倩如則說,製作團隊希望透過不同視角,呈現多方面事實、處理各議題的爭議。

    李天怡表示,未來媒體將是分眾市場,即時新聞與深度報導並列。雖然傳統媒體面臨許多挑戰,他們仍會堅守本分走下去。針對民眾認為臺灣國際新聞不夠多,彭光偉坦言,臺灣媒體要「養」國際新聞、拿到第一手消息,需要投入許多資源。《消失的國界》願意持續耕耘,期盼觀眾也能給予多一點鼓勵。

    講師分享內容精彩,現場亦有不少學生舉手提問。中國傳媒大學學生好奇,國際新聞應當如何被報導,才能帶來正面影響?潘祖蔭建議,有別於新興媒體的即時新聞,傳統媒體可以做的是:「幫助觀眾歸納整理、採取深入報導」。而針對浙江傳媒學生質疑臺灣新聞娛樂化,潘祖蔭認為是新聞競爭白熱化的結果。為了博取收視率,聲光效果變得尤其重要。不過現在網路發達、觀眾收視平臺變多,他樂觀相信,大環境終會改變。

    ▲潘祖蔭強調,國際新聞應該要有自己的觀點。(圖/公關照片)





    世新大學於本學年開設「全媒體識讀(Omni Media Literacy)」課程,開放本校與優九聯盟學生選修。該課程每周三下午三點於「世新講堂」舉辦,場地不僅能容納五百人,更透過世新電視臺網路直播,讓無法親臨現場的師生,也能在家收看。本週(3/22)課堂邀請到八大執行副總潘祖蔭、三立新聞主播李天怡、三立新聞記者彭光偉、汪倩如等人,來校暢談「國際新聞與深度調查報導」。

    潘祖蔭新聞從業經驗豐富,先後任職於台視、華視、TVBS、東森。他透露,去年有一份調查,顯示有88.79%的新聞觀眾不滿「單一議題大量重覆報導」、72.8%的認為「國際新聞太少」。潘祖蔭以國內電視臺人力配置為例,國際新聞編採人數僅約30人,佔全部編採人數不到兩成。除了國內記者、駐貸款保證過件外記者、外電新聞、合作媒體,網路及公民記者已躍升為當今國際新聞的重要來源。

    潘祖蔭進一步指出,編輯臺最喜歡的國際新聞為天災、人禍、娛樂、運動及奇聞軼事。過去,國際新聞在臺灣偏少的原因包括收視率調查方法、分眾收視習慣、新聞臺競爭激烈等。近年卻有越來越多臺灣電視臺,投入資源製作國際新聞節目,他舉例TVBS《FOCUS全球新聞》、東森《李四端的雲端世界》,均是值得欽佩的典範。

    李天怡為《消失的國界》主持人,她以此為例,分享國際新聞製播、主持歷程。該節目以「沒有界限,沒有藩籬」為口號,2009年問世之初,主要素材來自外電新聞,第三集製作開始走出戶外,全力打造「臺灣觀點」。由於節目好評不斷,播出時間從30分鐘拉長為一小時,還曾榮獲卓越新聞獎肯定。

    《消失的國界》節目並由彭光偉、汪倩如兩位記者蒞臨現場分享國際新聞採訪經驗。彭光偉曾前往伊拉克採訪,他發現,身在媒體產業,人脈非常重要。無論是簽證、通行證,都要花費力氣、動用關係取得。汪倩如則說,製作團隊希望透過不同視角,呈現多方面事實、處理各議題的爭議。

    李天怡表示,未來媒體將是分眾市場,即時新聞與深度報導並列。雖然傳統媒體面臨許多挑戰,他們仍會堅守本分走下去。針對民眾認為臺灣國際新聞不夠多,彭光偉坦言,臺灣媒體要「養」國際新聞、拿到第一手消息,需要投入許多資源。《消失的國界》願意持續耕耘,期盼觀眾也能給予多一點鼓勵。

    講師分享內容精彩,現場亦有不少學生舉手提問。中國傳媒大學學生好奇,國際新聞應當如何被報導,才能帶來正面影響?潘祖蔭建議,有別於新興媒體的即時新聞,傳統媒體可以做的是:「幫助觀眾歸納整理、採取深入報導」。而針對浙江傳媒學生質疑臺灣新聞娛樂化,潘祖蔭認為是新聞競爭白熱化的結果。為了博取收視率,聲光效果變得尤其重要。不過現在網路發達、觀眾收視平臺變多,他樂觀相信,大環境終會改變。

    ▲潘祖蔭強調,國際新聞應該要有自己的觀點。(圖/公關照片)





    世新大學於本學年開設「全媒體識讀(Omni Media Literacy)」課程,開放本校與優九聯盟學生選修。該課程每周三下午三點於「世新講堂」舉辦,場地不僅能容納五百人,更透過世新電視臺網路直播,讓無法親臨現場的師生,也能在家收看。本週(3/22)課堂邀請到八大執行副總潘祖蔭、三立新聞主播李天怡、三立新聞記者彭光偉、汪倩如等人,來校暢談「國際新聞與深度調查報導」。

    潘祖蔭新聞從業經驗豐富,先後任職於台視、華視、TVBS、東森。他透露,去年有一份調查,顯示有88.79%的新聞觀眾不滿「單一議題大量重覆報導」、72.8%的認為「國際新聞太少」。潘祖蔭以國內電視臺人力配置為例,國際新聞編採人數僅約30人,佔全部編採人數不到兩成。除了國內記者、駐外記者、外電新聞、合作媒體,網路及公民記者已躍升為當今國際新聞的重要來源。

    潘祖蔭進一步指出,編輯臺最喜歡的國際新聞為天災、人禍、娛樂、運動及奇聞軼事。過去,國際新聞在臺灣偏少的原因包括收視率調查方法、分眾收視習慣、新聞臺競爭激烈等。近年卻有越來越多臺灣電視臺,投入資源製作國際新聞節目,他舉例TVBS《FOCUS全球新聞》、東森《李四端的雲端世界》,均是值得欽佩的典範。

    李天怡為《消失的國界》主持人,她以此為例,分享國際新聞製播、主持歷程。該節目以「沒有界限,沒有藩籬」為口號,2009年問世之初,主要素材來自外電新聞,第三集製作開始走出戶外,全力打造「臺灣觀點」。由於節目好評不斷,播出時間從30分鐘拉長為一小時,還曾榮獲卓越新聞獎肯定。

    《消失的國界》節目並由彭光偉、汪倩如兩位記者蒞臨現場分享國際新聞採訪經驗。彭光偉曾前往伊拉克採訪,他發現,身在媒體產業,人脈非常重要。無論是簽證、通行證,都要花費力氣、動用關係取得。汪倩如則說,製作團隊希望透過不同視角,呈現多方面事實、處理各議題的爭議。

    李天怡表示,未來媒體將是分眾市場,即時新聞與深度報導並列。雖然傳統媒體面臨許多挑戰,他們仍會堅守本分走下去。針對民眾認為臺灣國際新聞不夠多,彭光偉坦言,臺灣媒體要「養」國際新聞、拿到第一手消息,需要投入許多資源。《消失的國界》願意持續耕耘,期盼觀眾也能給予多一點鼓勵。

    講師分享內容精彩,現場亦有不少學生舉手提問。中國傳媒大學學生好奇,國際新聞應當如何被報導,才能帶來正面影響?潘祖蔭建議,有別於新興媒體的即時新聞,傳統媒體可以做的是:「幫助觀眾歸納整理、採取深入報導」。而針對浙江傳媒學生質疑臺灣新聞娛樂化,潘祖蔭認為是新聞競爭白熱化的結果。為了博取收視率,聲光效果變得尤其重要。不過現在網路發達、觀眾收視平臺變多,他樂觀相信,大環境終會改變。

    ▲潘祖蔭強調,國際新聞應該要有自己的觀點。(圖/公關照片)


    7F2AC28E8EDFB1FB
arrow
arrow

    周志銘磚丫幾牟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